“总是向你索取,却不曾说谢谢你,直到长大以后,才懂得你不容易。”父亲用双手撑起了整个家,总是竭尽所有,把最好的给我们。这周日就是父亲节,在这个温馨的节日到来之前,昨晚的第七十二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南通学习分享会上,家人们提前向我们的父亲致敬、致谢、致爱。
父亲是山,比山更伟岸;父亲是海,比海更包容。昨晚的分享会以“父爱如山”为主题。分享会中的一部微电影打动了家人们的心。影片故事很简单,身为知名摄影师的主人公王浩然,在自己事业的关键转折时期,突然接到在家乡开摄影馆的父亲的电话,要他回家一趟。王浩然未多问一句,当即返回,却原来是父亲让帮忙给顾客拍一个合影,他从不屑到认真,从拍照到谈心,解决了老街坊母女的一份心结,也得知了父亲眼睛患重疾的消息,终于放下一切,去尽一个儿子所应担当的责任与孝心。
其实,中国的男人,虽然都是不善于表达的汉子,但他们的内心却是炽热的。他们用坚强的臂膀扛起家庭的重担,他们是整个家庭的脊梁。当儿女成家立业时,他们也到了风烛残年。这个时候的父亲,不会像母亲那样,煲个电话粥,和儿女们细说家常,父亲们永远是讷于言的存在,但他们的关心却一点也不会少。
分享环节中,家人们认真回忆了自己与父亲的点点滴滴。
刘道胜学长在分享时回忆了在他生病时,父亲在寒冷的雨夜,冒雨去请医生,为年幼他治病的动人的情节。他感恩父亲对他的养育之恩,感恩父亲为他所做的一切。虽然父亲已经离世,已经无法再尽孝,但刘学长认为,在家庭中将子女教育好,为社会、为企业贡献力量,这就是对离世父亲最大的孝敬。

徐刚学长:

徐刚学长对父亲最深刻的印象便是父亲是一个正派的、两袖清风的人。作为一个县干部,徐刚学长的父亲从不利用职务之便牟利,观音山党委书记也夸奖父亲一生敬忠。父亲一生不求大富大贵,只求家庭和睦,兄弟和谐,这对于父亲来说,便是最大的幸福。虽然父亲已去世18年,但父亲的严于律己与正直一直影响着徐刚学长及他的子女。徐刚学长也经常教育在上海工作的儿子,无论如何要孝顺,有空就要回来看看奶奶、看看外公外婆。让徐刚学长欣慰的是,他的儿子也记得每个老人的生日,而且对老人很孝顺。“大家和和美美、家庭幸幸福福,这就是最大的追求。”徐刚学长如是说。
蔡保华学长,

想起父亲,蔡保华学长就想起两个日子,一是农历二月廿八,是他父亲的生日,另一个是农历二月十四,父亲的忌日,他的父亲已去世20年了。
蔡保华学长在分享中讲了两点。一是如何孝敬父亲,小时候家里比较穷,父母亲就把好的食物都留给子女吃,自己吃差的,省吃俭用。不仅如此,父亲还言传身教,在父亲的影响下,蔡学长把烟戒掉了。父亲肩上扛起了重担,是子女避风的港湾。所以,要趁父亲健在时,尽力孝顺;父亲不在的要有一颗恭敬的心,在心中升起敬意。蔡学长分享的第二点是如何做好父亲。在家庭中,父亲撑起了一片天,子女是父母的复印件。所以作为父亲要以身作则,学习传统文化,并力行传统文化,感恩父母,言传身教。

学长们的精彩分享收获了家人们的掌声,也获得了义工家人为他们准备的精美礼品。上台分享的三位学长的父亲已经离开了他们,但我们很多家人的父亲还健在。百善孝为先,尽孝需及时。在分享会中,有两位家人现场打电话给父亲,向父亲表达感恩之情以及对父亲的祝愿,当她们向父亲说出“爸爸您辛苦了,爸爸我爱您”时,家人们都深受感动。



“时光时光慢些吧,不要再让你再变老了,我愿用我一切,换你岁月长留。”感谢父亲为我们所做的一切,愿时光慢些走,愿我们的父亲永远幸福安康!
